我就跟你說一個簡單的職場現象,你就懂了:
很多公司領導特別害怕擔責,謹慎到了什么地步?
不但不回郵件,甚至短信、微信這些白紙黑字的方式,統統都不會回復。
不會給你任何可以拿捏他錯誤的機會。
要談重要的事情,基本上都是把你叫到他辦公室,只會跟你面談。
或者實在不行,兩個人不在一個地方,就打電話給你說。
總之是一句話,一切有利于留痕的溝通方式,他都不會采用。
就這,你還指望大家都使用郵箱來溝通?
這事兒聽起來挺荒誕,但在職場里真的太常見了,基本上就是很多領導的基本操作。
比如你給領導發一封郵件匯報工作進展,請示領導下一步怎么辦?他估計三天都不會回。
你換成短信或者微信提醒,領導也會因為“手機沒電”、“短信太多”沒看到,不回復。
最后你只能敲門進領導辦公室當面說,領導還一臉疑惑:“這事兒你怎么不早點說?”——可明明你是三天前發的郵件,他也會故意裝死!
為什么?
因為我們職場有個潛規則:能不留下證據的事兒,盡量別留證據,否則不利于甩鍋。
郵件、短信這種白紙黑字的東西,萬一哪天出問題,領導怕被翻舊賬,賴都賴不掉。
相比之下,打電話的時候,除非你錄音,不然他至少還能耍賴:“你是不是記錯了?我當時沒那么說!”
面談更直接,說完就散,誰也拿不出證據。
這種“防背鍋”的心理,直接導致郵箱這東西在職場基本上就成了擺設。